環保壓力史無前例,鋁管企業面臨生存壓力
環保方面的壓力是如今中國鋁管行業面臨的一個新的“老問題”,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以往鋁管企業大多也存在處理排污方面的問題,但地方政府方面多保持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態度,這一問題始終隱而不發。但隨著2013年春節、國慶兩大節假日分別被兩場曠日持久的嚴重霧霾所擾亂,大氣環境的環保整治問題引起了社會以及中央政府的廣泛關注,而華北、東北地區鋁管企業作為高耗能高污染的典型代表自然獲得了重點“照顧”。
目前國內鋁管企業污染防治主要是給燒結設備安裝脫硫設備,但根據環保部門全面排查,華北地區70%以上的鋁管企業排污設施不合格。這其中許多小型鋁管企業甚至完全沒有安裝污染治理設備,其余一些鋁管企業也僅在有環保檢查的時期開啟排污設備以充門面。導致這一情況的主要原因無疑就是成本問題,若考慮到設備購入資金等環節的影響,噸鋁的環保成本將在100元/噸以上;而即使已經購買安裝了脫硫設備的鋁管企業,開啟脫硫設備后也將額外增加15-20元/噸左右的生產成本,這對于已經進入微利時期的鋁管企業無疑是一筆巨大的開銷,尤其是對于一些中小型鋁廠更是如此。
從生產、經營的情況來看,中小鋁廠在產品質量、企業信譽、資金保證等各方面均無法與大型鋁廠媲美,其優勢主要在于生產靈活,成本較低,從而以低廉的價格吸引客戶。但一旦需要真正執行嚴格的環保舉措,他們賴以生存的優勢將明顯下降。而相對應的,大型鋁廠卻沒有這方面的煩惱,一方面大型鋁廠基本都有較為完備的環保設備,不論其開啟與否,至少在檢查時必定早已達到國家標準;另一方面大型鋁廠所帶來的稅收及就業也將促使地方政府不遺余力的為其提供便利。因此,在2014年我國中小鋁管企業將面臨史無前例的生存壓力,
|